免疫性流产如何治疗?
2025/8/11 15:58:36 点击:
免疫性流产指排除解剖、遗传、内分泌因素后,由自身抗体(如抗磷脂抗体)或同种免疫异常(封闭抗体缺乏)导致的妊娠丢失,占复发性流产的20%-40%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(APS)患者胎盘微血栓形成,胚胎血供不足。
诊断依据:≥2次流产史,抗磷脂抗体(ACL/β2-GP1)阳性≥2次(间隔12周),或NK细胞活性升高(>18%)。治疗方案:
1、APS:低分子肝素(LMWH 4000IU qd)+阿司匹林(75mg/d)抗凝,妊娠后持续至分娩后6周;
2、同种免疫异常: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(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),成功率60%-70%;
3、难治性病例: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(IVIG,400-600mg/kg),改善母胎免疫耐受。
孕期需监测D-二聚体(维持<0.5mg/L)、血小板聚集率,避免过度抗凝导致出血。
诊断依据:≥2次流产史,抗磷脂抗体(ACL/β2-GP1)阳性≥2次(间隔12周),或NK细胞活性升高(>18%)。治疗方案:
1、APS:低分子肝素(LMWH 4000IU qd)+阿司匹林(75mg/d)抗凝,妊娠后持续至分娩后6周;
2、同种免疫异常: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(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),成功率60%-70%;
3、难治性病例: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(IVIG,400-600mg/kg),改善母胎免疫耐受。
孕期需监测D-二聚体(维持<0.5mg/L)、血小板聚集率,避免过度抗凝导致出血。
- 上一篇:拉拉女性试管代孕阴道微生态失衡对冻胚移植的影响 [2025-9-9]
- 下一篇:拉拉助孕机构: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如何精准评估? [2025-6-16]